今日播报!2022年社融增量“缩水” 超额储蓄待转化
2022年全年金融数据出炉。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05万亿元。
【资料图】
整体来看,12月人民币、社融数据表现不一,但2022年总体实现平稳收官。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信贷“开门红”可期,信用扩张有望继续加力提效,新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宽松格局,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居民贷款需求不足
从单月数据来看,2022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环比2022年11月,12月新增信贷同样上涨,上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进一步梳理发现,分部门来看,2022年1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增加6017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717亿元;12月居民贷款新增1753亿元,同比减少1963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865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2022年12月新增信贷表现积极,对公中长期贷款仍为重要支撑。12月以来,虽然全国各地相继进入疫情感染的高峰阶段,生产和消费依然受到较大扰动,但在政策发力拉动以及2023年信贷“开门红”接续下,12月信贷增量表现较好。信贷结构延续“对公稳、零售弱”格局,短期居民贷款需求仍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仍偏弱,但在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逐步显效下,降幅有所收窄。
“从12月人民币贷款、存款数据来看,居民端融资需求偏弱,房地产销售表现低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表示,居民信贷同比收缩,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也反映短期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影响居民消费活动,房地产处于筑底企稳阶段,楼市需求暂时偏弱。
“同时,企业端新增贷款同比继续保持多增,企业信用扩张明显,反映国内纾困、稳增长政策有所体现,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重点基建与新兴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大,宽信用效果明显。”周茂华解释道。
另一方面,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54亿元。全年人民币存款则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
在温彬看来,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2022年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领域不断发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回稳向上和信用平稳扩张。
存款保持较高增速
在货币供应方面,根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净投放现金1.39万亿元。
自2022年4月以来,M2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2022年11月同比增速为12.4%,为年内最高。2022年11月末,M2余额为264.7万亿元;2021年12月末,M2余额则为238.29万亿元。而M1同比增速环比有所回落,2022年11月末为4.6%。
此外,在本次发布的报告中,央行还特别提到,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
周茂华指出,2022年12月M2同比继续维持高位,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大,为经济复苏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同期M1同比回落与房地产销售低迷有关;企业增加投资一定程度会适度减少短期存款,对M1同比增速构成拖累。另外,疫情短期冲击对企业生产环节构成拖累,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短期交易活跃度。
在人民币存款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242亿元,同比少增4403亿元。其中,2022年12月居民存款2.89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环比多增6400亿元。全年来看,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
温彬表示,新增信贷较上月明显回升,存款派生效应增强,此外,当前理财赎回压力依然较大,居民存款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也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则认为,居民暂时性地削减消费支出、阶段性地增加预防性储蓄或将资金和金融资产向银行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产品切换,带来超额储蓄规模上升,给M2增速带来支撑。
高存款背后不容忽视的还有高额储蓄难题。对此,天风证券宏观首席研究员宋雪涛认为,收入修复是2023年消费修复的前置条件,收入预期和收入来源都会影响消费修复。除非直接发钱,否则只有等到居民收入预期好转时,超额储蓄才有可能转化为超额消费。
融资结构持续优化
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05万亿元,相较2022年11月的1.99万亿元,环比少增6.8万亿元。2022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温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12月社会融资增量出现较大规模缩量,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拖累,信托贷款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2781亿元,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时间错位和高基数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8893亿元。受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债券取消发行较多。
另在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91万亿元,同比多增974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18万亿元,同比少376亿元。结构上,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是主要拉动项,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亦对社融形成支撑,企业债券、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均为负增。
“2022年全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6%,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同比增长10.9%,表外融资收缩,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多增,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周茂华分析称。
周茂华评价称,2022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数据表现不一,整体反映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尤其是居民端。但与此同时,国内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长期贷款明显多增,宽信用政策效果明显,预计后续居民信贷、企业融资需求有望明显改善。从M2同比增速看,国内货币环境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型领域的支持力度,预计M2同比增速将维持高位。
温彬认为,2023年信用扩张“总量要稳、结构要进”,有望继续加力提效。在稳增长、扩内需诉求和海外加息约束弱化下,新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宽松格局。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区间,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2023年信贷“开门红”可期,基建、制造、地产、消费、小微和绿金依然为重要信贷方向。
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发展上,周茂华预计,稳健货币政策继续采取总量+结构工具组合,促进经济运行好转,重点继续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和防风险,为部分行业企业纾困,加大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落实好稳楼市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内循环,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加快内需恢复。同时,海外通胀继续维持高位,能源商品市场波动等,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好结构工具,加强与其他部门政策配合,畅通物流运输,落实保供稳价政策。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今日播报!2022年社融增量“缩水” 超额储蓄待转化
- 世界实时:变天!葡萄牙或效仿比利时,改打3中卫,重用2铁腰,C罗定位明确
- 宁波杭州湾湿地公园购票入口一览(附门票价格)
- 宏润建设:各项目开工及进展情况正常_天天速递
- 联合证券|近3000亿巨头冲击涨停!2个月暴涨超60%,全球再现抢金潮!
- 网贷逾期51年产生什么后果 天天报资讯
- 苏宁任性贷借款逾期1个月不还会影响征信吗
- 卡片放大播放效果实现总结,不同元素间的放大过渡效果如何实现? 滚动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海空域实战化演练
- 创业慧康(300451.SZ):593.6288万股限制性股票将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焦点简讯
- 每日快播:传统电视娱乐体验大升级,Oorbit与LG电子合作,将元宇宙游戏引入智能电视
- 水银温度计跟耳温计谁准_天天热点评
- 中国华融:吉林分公司竞得兴业银行、吉林银行不良资产包 世界快资讯
- 2022年12月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统计分析 全球快讯
- 抗病毒面料让股价“起飞”后,安奈儿被监管警示-世界时快讯
- 即时:中国移动回应用户收到奇怪短信:系统升级导致少量用户收到测试短信
- ARJ21客改货项目获得适航批准 热点评
- 四川明确地方电网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每日观点
- 焦点关注:前庭大腺炎要治愈才能过性生活 前庭大腺炎怎么治疗
- 成本飙升 日本麦当劳(MCD.US)10个月内第3次提价_世界新视野
- 资讯:欧晶科技:目前石英坩埚产品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 万东医疗:1月5日融券卖出金额59.8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1.94%
- 畅销之作《都市之全民召唤师》,超动人的篇章,追到不愿放开手! 焦点信息
- 如果网贷逾期14万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 每日热文:加湿器除甲醛靠谱吗?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四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 华泰柏瑞中证品牌消费50ETF月度点评
- 累计反弹6000点之后,港股后劲如何? | 市场观察
- 满族酸茶做法? 焦点热讯
- 多空因素“博弈” 2023年农产品期价如何演绎?